什么樣的人最有可能做好運營?
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在問,在我對你沒有深入了解的情況下,很難說你是否適合做運營。
我認為只要智力正常的人,不分內(nèi)向外向,不論學識寡多,都可以做運營這份工作。
只是有的人能做得更差,有的人做得更好,有的人能夠做到頂尖。
誰能成為最頂尖的運營
有人問我,你喜歡招什么樣的人?
不同的人招人需求不同,喜歡招人的類型也很不同。
有多人說喜歡招有豐富的運營經(jīng)驗,有的人喜歡擅長數(shù)據(jù)分析的,有的人喜歡會寫文案的,有的人要執(zhí)行力超強,有的喜歡有很強的用戶思維。
我相信這些最優(yōu)秀的人,他們一個人的效能是遠超過一個普通人。
我會發(fā)現(xiàn)除了那些非常高級的運營崗位,對一些運營經(jīng)驗和技能有特別硬性的要求之外。
對于剛工作經(jīng)驗不到1年的人來說,潛質(zhì)更能影響他未來能否做得更好。
具體是什么潛質(zhì)呢?
能夠成為最頂級運營的潛質(zhì),包括了積極主動的做事態(tài)度、與眾不同的差異化意識、深入洞察的思考習慣、用戶思維的視角等。
為什么是潛質(zhì)而不是能力呢?
其實能力都是可以在入職之后,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訓練可以提高的。
尤其是對于一些新人來說,他們本身需要掌握的技能就不會太難,是可以通過入職后上手工作快速學習的。
那么這個關鍵就是潛質(zhì)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能力是可以通過培訓提高的,但潛質(zhì)幾乎很難改變。
如何發(fā)現(xiàn)潛質(zhì)的人?
所謂的潛質(zhì)就是潛藏在表面下的特質(zhì),要怎么樣識別和判斷出來呢?怎樣看自己是否具有運營的優(yōu)秀潛質(zhì)呢?
我通常會面問面試者這樣一個問題——
「你做過哪些別人不容易做到的事?」(這些事情不需要和運營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。)
為什么我會喜歡問這個問題呢?
因為我認為如果過去能夠做到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,代表著他一定有不簡單的思維或者能力,這就是一種特別的潛質(zhì)。
有個同學之前在我的朋友圈里留言,他曾經(jīng)進入傳銷組織當臥底,最終被人拿錢送走。代表這個人有很強的應變能力、抗壓能力、獨立思考能力,才能夠?qū)崿F(xiàn)這樣的結(jié)果,而這些能力對于做好運營,就是很好的潛質(zhì)。
有個人曾經(jīng)堅持6年夜跑、8年寫日記總結(jié)反思,代表這個人有非常強的恒心與執(zhí)行力。
我覺得,對我做好運營來說,沒有直接的關系,但還是產(chǎn)生了很多的影響的。
成功才是成功之母
有的人也許會說——
雖然我過去的經(jīng)歷很普通很平凡,但過去不代表未來,我現(xiàn)在意識到了要改變,希望領導能夠給我一個機會,我一定會把這個工作做好。
然而我還是更傾向于招那些過去有不同尋常經(jīng)歷的人,而對于過去經(jīng)歷平平,沒做出過什么奇葩事情的人,我不抱太大的希望。
盡管從個體的角度,我會鼓勵每個人忘記過去的失敗,要讓自己對于改變未來抱有希望,持續(xù)努力讓自己做得更好。
但是從用人者的角度,我不得不通過一些標準去篩選出那些更有可能做好運營的人。
而我認為過去擁有不平凡經(jīng)歷的人,會做好運營的概率遠遠高于那些過去經(jīng)歷平凡的人。
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,失敗不是成功之母,成功才是成功之母。
我們常說的失敗是成功之母,其實是我們在自己面對失敗時,用來鼓勵自己的一句話而已。
肯定是那個更成功的,對吧?
為什么不是那個原來你認為擁有更多「成功之母」的人呢?
因為你還是更相信有過成功經(jīng)歷的人更容易成功。
但他之前其實依然已經(jīng)有了很多平凡人做不到的成功。
馬云在只有十幾歲的時候,就敢一個人跑到西湖邊找老外說英語。而且他能夠通過交流讓別人喜歡他。最終讓這個外國人邀請他到澳大利亞去玩,和這個家庭建立了深厚的友誼,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小孩能夠做到的事。
馬云在大學里也是非常不簡單的人物,他不僅成為了校學生會主席,而且還成為了杭州市學聯(lián)主席,領導了當時整個杭州的不同大學的學生會。
所以在馬云大成功之前,其實他過往的很多經(jīng)歷就已經(jīng)展示出了,一些,普通人做不到的小成功。
這些小成功給了他更多的自信,也讓他能夠讓更多人相信,他有機會做成功并加入他一起創(chuàng)業(yè)。
而很多普通平凡的人卻在奢望,有一天命運會降臨到他的身旁。
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努力,從做好身邊的一件小事情實現(xiàn)一個小目標開始。
為什么有的人會以比一般人更努力呢?是不是他們天生就更努力呢?
也許有吧,但我覺得大部分人并不是。
至少在我身上,我不是一個一開始就很努力的人。
在我上初二以前,我學習成績很一般,讀書也不認真、不努力。
很偶然的一次機會,我體驗到了努力帶來的好處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經(jīng)過自己一個小小的努力,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表揚,這極大地滿足了我的虛榮心,讓我開始意識到努力原來是一件這么爽的事情。
于是我開始變得更加努力,而更加努力之后我得到了更多的表揚認可,也得到了更多的快樂。
于是逐漸在我的大腦中形成了這樣一個意識和信念——努力,能夠讓現(xiàn)狀變得更好,努力能夠讓自己更開心、更幸福、更有成就感。
努力能夠讓現(xiàn)狀變得更好,難道其他人會不知道嗎?
我覺得,絕大多數(shù)人都是知道的,只是有些人可能從來就沒有體會過努力帶來的好處。
所以這些人不怎么努力,他們雖然知道努力的好處,但仍然會覺得慵懶更舒服。
而超級努利的人和一般努力的人相比,那些超級努力的人更容易持續(xù)超級努力。
因為這些超級努力的人,體驗過超級努力帶來的美好享受。
為什么有的人會很自卑呢?
也許是因為家庭的環(huán)境,也許是教育的環(huán)境,他可能幾乎就沒有怎么體會到成功的快樂,沒有體會到被認可的快感。
所以他會很自卑,沒有什么自信。
而沒有什么自信就會使得他不敢邁出挑戰(zhàn)自己的一步,最終也會使得他獲得更少的成功,在這個社會競爭當中他就會變得更加自卑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自信的人變得更加自信,自卑的人變得更加自卑。
在人群當中過往與眾不同的人,更容易在未來變得與眾不同,這是一種差異化的意識。
這種意識就是時刻都會想,當我要做這件事情的時候,怎么做可以和別人不一樣。
因為如果跟別人都一樣的話,你的優(yōu)勢就不明顯,就不能從一個群體的競爭中脫穎而出。
而與眾不同脫穎而出的人,能夠得到這個群體里最多的機會。
前微軟戰(zhàn)略總監(jiān)、得到專欄作者劉潤,在大學畢業(yè)準備找工作的時候,他觀察到所以人都在提交的簡歷都是非常厚厚的一本簡歷,每個人的差異化并不明顯。
但是站在HR的角度上看,每天收到幾百份厚厚的簡歷,可能會看都不想再看。
為了能夠讓面試官注意到他的簡歷,他做了一個差異化。
就是當別人的簡歷都是A4紙打印,他用了個長度更短、寬度更寬的Letter紙。
一場招聘會下來,HR收到幾百份簡歷,摞一摞,準備帶回去。
咦,怎么有份簡歷寬那么一點?放中間難受,那就拿出來。
咦,還是彩色的?隨手翻一下,反正也不厚。
咦,看上去不錯嘛?那就面一下,看看行不行。
最后他一共只投了兩個簡歷,也拿到了兩個offer。
這樣一個小事可以看出來,他在這件事情很善于觀察,且能夠想到實現(xiàn)差異化的方法。
這樣的人,都是具有特別優(yōu)秀潛質(zhì)的一種體現(xiàn)。
過往很平凡怎么辦?
如果你過去的經(jīng)歷很平凡和簡單,那怎么辦呢?
首先要,問清楚自己一個問題,我愿意這一生都很平平淡淡嗎?
這個問題無關對錯、不分貴賤,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和認可的生活方式。有錢的人不一定會比沒錢的人更幸福,沒錢的人也不一定比有錢的人更煩惱。
最怕的是心懷著無盡的夢想,卻只過著平庸的生活。
如果你確認希望自己的一生能夠過得不平凡、希望讓自己在人群中變得與眾不同,那么你就必須付出與眾不同的努力。
只用過去的方法和態(tài)度,也往往只能得到過去一樣的結(jié)果。
從此刻開始努力改變,可以學習與訓練自己的思維方式,從當下的每一刻開始努力,做到不簡單。比如接下來要做的一件事開始,怎樣可以做到不一般?
積累了一次次的小成功之后,你也可能會變得越來越成功。
結(jié)語
說了這么多,我也許還沒有特別清晰地說明,做好運營需要具備哪些具體的能力,而是說了需要具備一些優(yōu)秀的潛質(zhì)。
但我更希望你能看到,努力把一件當下的事情做到超越一般人的預期,對你的未來是有多么的重要。
那是讓你變得不平凡的一個開始,也是讓你得到好機會的證明材料。
成都百度包年推廣-了解更多此方面的朋友請登陸:http://920576.cn/!這里有更多的驚喜等著您!